先将漆液加热(一般在40~60℃),使其粘度降低到适于喷涂时,再进行喷涂的涂装方法称为
热喷涂法。和空气喷涂相比,
热喷涂多了一台涂料加热器和压缩空气预热装置,用来加热涂料降低粘度,所以特别适于成膜物质粘度高而需添加大量稀释剂的涂料(如硝基漆)、高固体分涂料和水溶性涂料的涂装。但目前多用于过氯乙烯漆和氨基漆的涂装。油基性涂料一次喷涂的涂膜较厚,干燥也比较慢,而且易于起皱,是不宜采用
热喷涂法涂装的。
热喷涂法的特点在于:通过加热代替添加稀释剂而使涂料粘度降低,减少了稀释剂用量,对节省资源和减轻大气污染有利;涂料的固体分得到提高,可获得较厚的涂层,喷涂次数可减少;涂膜的流平性、丰满度和光泽均有较大改善,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下涂装也不会泛白,受气候的影响较小,涂装不必随季节而变动;涂装时不易产生流挂、垂流等缺陷。尽管
热喷涂法具有这些优点,但在挥发性漆上实际应用不多,因为使用
热喷涂法,要调整原配方而添加适量的昂贵的高沸点溶剂,这样会增加成本,而且固体分过高,若
热喷涂不当,会出现涂膜结皮多的弊病。但在热固性涂料的
热喷涂上,却已获得实际应用。例如:氨基烘漆可在不改变配方的情况下,不加或略加少量稀释剂,加热到45~50℃,使其粘度达到50—70秒(涂—4粘度杯)而进行
热喷涂。
(1)预先测定好涂料粘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。只有那些加热升温后粘度明显下降的涂料,才可以采用
热喷涂进行涂装。并根据温度—粘度曲线选择最适宜的温度,一般选粘度下降的温度区间为加热升温范围。
(2)在使用热固性涂料进行
热喷涂时,加热温度必须低于该涂料开始发生热固化反应的温度,否则在加热输送或加热循环时会引起热固化反应,使涂料增稠甚至胶化。
(3)用电加热时,电源的电压不应超过加热器的额定电压,在电加热器通路中无涂料时,不应通电,以免发生意外。